結合患者的癥狀看,當即判斷為:高危胸痛,可能是大血管的嚴重病變,并且患者的血管堵塞有可能還在逐漸加重,隨時可能出現室顫等危急狀況。想到這里,先不向病人家屬交代病情,立即建立靜脈通路,靜推肝素3000單位,給予阿司匹林300毫克、替格瑞洛180毫克口服,病迅速轉運上車,進行心電監(jiān)護、吸氧等治療。稍后才向患者的兒子交代病情??上?,不知是出于何種原因,患者的兒子竟然在急診PCI與溶栓的治療選擇上面猶豫不決。再次講明相關狀況之后,患者的兒子還是不能決定,最后決定:到醫(yī)院與姐姐商量之后再定。家屬不同意,我們也沒有辦法。但到了急診科之后,患者的幾個子女仍然在急診介入還是溶栓的治療上面猶豫反復討論,最終在接近當晚六點半的時候,才決定:急診PCI手術。這個時候,距離發(fā)病已經有三個半小時了,也就是210分鐘。
所有的醫(yī)生都知道,急診PCI的最佳救治時間是發(fā)病120分鐘之內,超過這個時間后間隔的時間越長,心肌的壞死程度越嚴重、而且心肌壞死的面積越大。像這樣拖延210分鐘再決定治療,以最快的速度打通冠脈血管,也是在發(fā)病后220分鐘的時間點了。這樣的治療,很難保證手術后的生活質量。
雖然患者家屬不明白相關疾病的嚴重程度,但是醫(yī)生一定要知曉,尤其是急診醫(yī)生,以為急診醫(yī)生大多是第一位接觸患者的醫(yī)生,正確的判斷評估病情,對于后續(xù)的治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如果一個高位胸痛的病人,遇上一位技術優(yōu)良、認真負責的病人,那么的他的生還幾率可以說至少有了一般的保證。但是如果遇上一個“庸醫(yī)”,那真的可能是“連怎么似的都不知道”。當然,“庸醫(yī)”也會面臨嚴重的后果。
所以急診醫(yī)生一定要掌握高危疾病的診斷,因為不會治病可以請會診;但是如果不能判斷疾病的危險程度,那就連請誰會診都搞不清楚。“雖然我不會治病,但是我會叫人”也不失為一種合理的策略。
在姑息治療方面對于無法切除的大塊腫瘤的管理一直是一個難題。晚期癌癥患者由于...[詳細]
隨著前列腺癌發(fā)病率的逐年上升,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。多...[詳細]